桂师哲
保护动物 有“狸”有我
桂师哲专业号 | 2025-4-14

日前,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英山管理局工作人员整理红外相机影像资料时,发现相机抓拍到果子狸调皮出境,它小心翼翼又憨态可掬,成为了大别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又一位“稀客”。

果子狸又名花面狸、白猸子,属食肉目,灵猫科,花面狸属,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已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近危。因在野生条件下以食野果为主,故称果子狸。果子狸是杂食动物,不光喜欢吃一些酸甜味的浆果、核果,小型哺乳动物、昆虫等也是它的取食对象。果子狸头体长40-70厘米,尾长35-60厘米,后足长6.5-12厘米,耳长4-6厘米,颅全长10-13厘米,体重3-7千克。头部具有标志性的黑白“面罩”,包括黑色的眼周、头部正中延伸至枕部的白色条纹、眼下颊部的白斑以及耳基的白斑,黑色的鼻部和白色的面部构成了花面狸的“花面”纹路。果子狸的尾巴几乎与身体等长,因此平衡能力相当优秀,是攀跳的高手。当遇惊吓时,往往从树上跳下或逃进洞穴中躲避天敌,肛门附近的臭腺也会释放异味,使掠食者退却。

此次果子狸现身,对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体现了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系统。下一步,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英山管理局将持续加大野外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的监测和保护力度,有效提升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期待迎来更多“生态访客”。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